在线咨询
导诊台
乾宁商城
关注公众号
快速预约
春夏养阳,阳来则物生【乾宁斋】
2019-04-15

《黄帝内经》中说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折寿而不彰。”张景岳这样批注《黄帝内经》对“阳气”的解说:生杀之气,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说的是同一个道理。也就是说,人的生命系于“阳气”,只有固守住阳气,生命才能生生不息,一旦阳气消亡,生命也将衰败。因此,养生的重点在于养护「阳气」

 

1.jpg


春暖花开,春季天气转暖,日照增多,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万物开始生长,固有“春生夏长”之说。这时,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生发,「春夏养阳」是该季节养生的重要机缘。


﹤﹤﹤ 何谓阳气


人体内的阳气,在中医里又被称为“卫阳”、“卫气”。卫,即保卫。简单地说,阳气犹如人体的卫士,能够抵御外面的邪气。“六淫邪气”即大自然的风、寒、署、湿、燥、火,威胁着人体的健康。此时,体内阳气充足,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强,人自然就不容易生病。而那些极易被流行性感冒或传染性疾病感染的人群,则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不足以抵抗外邪。

 

2.png


当然,除了自然界的外邪,还有人体内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传统中医认为,大喜伤心,大怒伤肝,优思伤脾,大悲伤肺,惊恐伤肾。而人的情绪又是在阳气不足的情况下起伏最大,阳气充足之人乐观、通达,阳气不足之人则容易悲观绝望。


﹤﹤﹤ 阳气从何而来


阳气从何而来?《黄帝内经》说得很清楚:『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阳气,一部分是天生的,受之于父母;并由后天水谷精气与自然清气结合而成。

 

父母之精气是先天之本,阳气充足与否,首先由先天之本决定。所以,父母身体好,孩子身体也会比较好些,抵抗力会强些。另外,母亲十月怀胎之间,有无过量饮酒、服药,孕妇心情等诸多因素也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影响。

 

3.png


第二便是后天所食之物、所呼吸的自然之气,即所说的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如果父母身体状况不佳,孩子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身体会比较虚弱,但只要得到适当的调理,身体状况会有好转。因此,有良好的先天条件固然很好,而我们要努力的则是后天的巩固,注意养生,注意保护自己的阳气。


﹤﹤﹤ 养阳先养肾


养阳先养肾,这是很多人熟悉的观念。阳气一部分来源于先天之本,即中医所说的先天之精气,代表的便是先天之本的肾。养好肾,才能保证人体气血充足。

 

补肾,如今有很多保健品。但切不可乱吃,首先保护好现存的,再考虑如何去补充。养肾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1.节制性生活。《寿世保元》云:“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适当节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欲,伤其肾精。”特别强调了冬季要节制性生活,以保精气,延年益寿。

2.调节情志。惊恐伤肾,因此生活中,应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温和平静之情志,养肾。

3.爱护脾胃。

4.起居有常。古人常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肾法则。春季“夜卧早起,广庭于步”;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保护阳气。做到起居有常,适量运动。


4.jpg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