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导诊台
乾宁商城
关注公众号
快速预约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端午话菖蒲【乾宁斋】
2018-06-15

若是回忆一年的节气习俗,端午的习俗绝对是最雅致的。在老家,划龙舟、做香囊(香包)、端午吃薄饼、采粽叶包粽子……免不了亲朋好友相聚一番,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挂艾叶和菖蒲,这是一年四季最特别的节气习俗。

 


关于端午悬挂艾叶,有很多说法,夏天蚊子多,艾叶有驱逐蚊虫之功效。问奶奶更深层的意思,奶奶则含糊其辞,只说是辟邪。菖蒲和艾叶两种植物,我却从来偏爱菖蒲多一些,儿时自然不知其“雅中之雅”的美名,只是每次去河边,总能看到石头上野生的菖蒲,纤细翠绿,格外好看。且在河滩攀爬,有菖蒲的石块,不至于爬到一半摔下来,于是菖蒲便是儿时河边玩耍的“同谋”。再者,家中母亲懂些草药,常常采了菖蒲回家泡茶喝,菖蒲的香味,绵长幽深,和其他草药的药味或青草味完全不同。这味香,我很喜欢。

 

因此,端午挂菖蒲,与我而言是熟悉且温暖的。

“雅中之雅”——蒲香


“菖蒲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清气出风尘之外,灵机在水石之间。此为静品,此为寿品,玩者珍惜,爱菖蒲者不可不知。”

 

2.png


在文人墨客眼中,菖蒲是有“山林气”的一种植物。何谓山林气?天地日月,山中草木,水流山涧……因此在古代文人的诗篇中,菖蒲大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涧,一些富贵人家也喜欢移植到家中庭院,庭院中的菖蒲,“山林气”自然是少了。

 

3.png


早在《诗经》里,就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之说。这里的“蒲”就是菖蒲,池塘堤岸边,有菖蒲与荷花,有个翩翩少年令姑娘魂牵梦萦。可见,在这里,菖蒲已经是美好的象征。《九歌·少司命》曰:“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荪”即菖蒲,比喻如菖蒲般高洁,寓意楚地女神少司命。

 

4.png


因此中国人爱菖蒲,菖蒲盆栽常常是历代文人的案头清供。菖蒲有蒲香,蒲香不似花香,花开繁盛时香味太浓,蒲香淡淡的,浅浅的,若有若无,神秘而深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内在气质。摆在案头不惹眼,却怎么都不会被遗忘。

端午为什么要挂菖蒲?


5.png


要说端午与菖蒲的缘分,绝不只是屈原写过菖蒲那么简单。

 

《吕氏春秋》中说:“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五月初五,菖蒲开始“疯狂”生长,于是农人开始耕作。


西汉《礼记·夏小正》亦记有“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即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积蓄药材去除毒邪的习俗。


6.png

▲ 艾叶与菖蒲


唐代《大戴礼》中则有五月五日沐浴驱邪的记载,因此唐代也称端午为“兰节”,更是突出了沐浴兰草驱邪的民俗,而兰草浴就是菖蒲与艾草同煎的。民间也有说法,菖蒲的叶子细长,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因此挂菖蒲驱邪避害。

中药菖蒲:得道成仙?延年益寿!


儿时只知母亲用菖蒲泡水喝,那么菖蒲到底有什么功效呢?

 

7.png


李白曾作诗:“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他觉得山上采菖蒲的人是哪路神仙。因为在古代,《抱朴子》、《神仙传》、《道藏经》等书籍确实记载了众多服食菖蒲得道成仙的故事。“石上生菖蒲,一寸八九节,仙人劝我餐,令我颜色好”,道家方士欲得道成仙,不仅服食菖蒲,更在炼丹时,作为药引。

 

8.png


得道成仙固然无可考证,然而菖蒲从古至今一直是味中药。菖蒲性温、味辛苦,具有开窍、化痰、健胃的功效。另外菖蒲含有菖蒲碱、细辛醚等成分,确实有怯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故被誉为“蒲寿延年”。

 

菖蒲常被食用,食疗方有羊肾黑豆杜仲菖蒲汤、茉莉菖蒲茶、菖蒲桂花酒、菖蒲百合饮、菖蒲猪肾粥等。

 

明清之际,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

11.png

▲ 《饮菖蒲酒》

医书《圣惠》中就有这样一组方子:

处方:菖蒲3分,木通3分(锉),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分。

功能主治:耳虚聋及鸣。

用法用量:以酒1斗,用绵裹,浸7日后,每日空心暖饮1盏,晚再饮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当然,作为端午佳节的传统饮品,民间做法更多,口感也很好。喝菖蒲酒,也有祛害辟邪之意,预示着一年的好兆头。因而,菖蒲是高洁,清雅的,而在端午节,菖蒲只祝愿生灵安康。


《本草纲目》——菖蒲


释名:

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生前了三钱。

喉痹肿痛。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

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用石菖蒲八两,锉细,斑蝥四两,去翅足,同炒黄后,去掉斑蝥,研为细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水送下。

肺损吐血用。用九节菖蒲末、白面等分,每服三钱,新汲水送下。一天服一次。

赤白带下。用石菖蒲、破故纸等分、共炒为末。繁服二钱,以菖蒲泡酒调服。一天服一次。

产后流血不止。用菖蒲一两半,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去渣,分三次服。饭前温服。

病后耳聋。用菖蒲汁滴耳中。

眼长挑针。用菖蒲根同盐一起,研为末,敷患处。

痈疸。用生菖蒲捣烂贴疮上。如疮干燥,则以菖蒲研末,加水调匀涂搽。

热毒湿疮(遍身生疮,痛而不痒,四肢更我,粘着衣被,不能安睡)。用菖蒲三斗,晒干,研为末,撒床上,令病人裸卧,遍体着药,再盖衣被,既不粘衣,又可得睡,其疮如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