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导诊台
乾宁商城
关注公众号
快速预约
药食同源,这些时令菜错过真的要等一年!【乾宁斋】
2019-03-20

春分做为平分昼夜、寒暑的节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杨柳爆青,莺飞草长,百花竞艳。农谚有云: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1.jpg

春分三侯

一候元鸟至;

二候雷乃发声;

三候始电。

春分过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时令到春分,是春意最浓郁的时候。

乾宁斋国医馆荣佑昌主任认为,“一年四季春为首,五脏春季肝当令”。古人讲究“不时不食”,即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这是人与自然相契合的重要特征。

春分时节春意正盛,外出踏春时采摘时令“春菜”,不仅做为一项娱乐项目,同时在这个季节吃时令“春菜”,把握春的生机,让身体活力重生!

01

春笋:滋阴消食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

春笋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的营养美食,“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现代医学证实,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2.jpg

02

香椿:健胃理气

香椿是时令名品。荣主任说,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利尿解毒功效;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主治疮疡,脱发,目赤,肺热咳嗽等病症。

春分时节的香椿,其独有的芳香味道,能起到很好的醒脾开胃作用,吃之前焯一下,搭配鸡蛋清炒或豆腐凉拌都是不错的选择。

3.jpg

03

荠菜:消食排毒

荠菜是出现在餐桌上较多的野菜。荣主任说,荠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缓解便秘和肠道毒素堆积等问题,还能提高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发生。春分时节吃荠菜有健脾胃、消食和去胃火等作用。

4.jpg

04

菠菜:滋阴防燥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最佳。春季上市的菠菜,对防春燥很有益处。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5.jpg

05

马齿苋:解毒利湿

马齿苋为春夏季野菜,药用价值较多,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咳,还可缓解肠胃问题,在食用上,将茎叶在沸水中焯透后放凉水中浸泡,凉拌或清炒。

6.jpg

06

马兰头:清热滋阴

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有清热润体的食用效果,嫩枝嫩叶的采摘正好在3-4月间,和豆干一起清炒或煮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7.jpg

07

韭菜:温肾养阳

荣主任认为,韭菜性温,能补肾补阳,被称为“春天第一菜”,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舒畅。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等功效。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韭菜,芳香可口。

8.jpg

08

葱姜:提高免疫力

春季是葱、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好吃的时候,多吃可预防春季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小葱蘸酱和小葱炒鸡蛋,这是一种很营养又顺应节气的吃法。

9.jpg

09

饮食注意事项

忌吃:动物肝脏、黄花菜、酱菜、大蒜、小蒜、兔肉

《金匮要略》:春不可食肝——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魂也。

《云笈七签》:是月勿食黄花菜,交陈葅(酱菜),发痼疾,动宿气。勿食大蒜,令人气壅,关膈不通。勿食鸡子(鸡蛋),滞气。勿食小蒜,伤人志。又云:勿食兔肉,令人神魂不安。


慎吃:过油及辛辣之物

由于春分时节肝气旺盛,影响脾脏,要少吃过于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脾胃负担,使肝与脾胃功能调和。饮食注意寒热均衡,如特别喜好吃寒性食物,如海产品:蟹、蛏子、文蛤、蛤蜊等,应佐以温热散寒的葱姜等以平衡食物属性。

另外,春气温,而酒、辣椒、桂皮 、八角、小茴香等辛辣之物有助热的作用,容易使人上火,因此,要减少食用,以免打破平和体质的机体平衡。

10.jpg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体质投资最佳季节。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

春属肝,肝主疏泄藏魂主情志,克脾、刑肺,累及母肾,因此乾宁斋国医馆荣佑昌主任认为,从肝论治、兼顾他腑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在肝当令的时节进行调理,促进人体阳气顺应时令生发,充盈脏腑,为整年的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