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家族为中医世家,在明代,董家人同时师承著名中医大师龚廷贤,学习中医治病开药之道。
一直到清代,乾宁斋中药馆闻名遐迩的核心秘诀,在于董家人对龚廷贤老先生的《寿世保元》、《万病回春》等医学著作熟练运用,造福一方百姓。
乾宁斋现有传世医书古籍数量繁多,传世医书一万余册,善本2000册,孤本1450册,年代横跨宋代至民初。
现存品类以医案为主,方剂类3000册,药品炮制近1000册,外治手法200册,另有医学典籍3000余册待发掘。
2017年6月,为更好的将乾宁斋古籍保护和发掘,乾宁斋与浙江大学图书馆关于乾宁斋藏中医古文献整理保存合作项目启动。
6月21日,乾宁斋与浙江大学图书馆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整理、保护、展示与使用乾宁斋藏中医古文献达成了正式协议。
《医学心语》、《张仲景伤寒浅记》、《金匮要略浅记》、《医院摘要》......这批珍贵的古医书总计一万多册,成书于明清时期。数百年来,历代乾宁传人对中医文化传承非常重视,通过接受捐赠、出资购买等方式,收藏了两万多册中医古籍,现存一万余册。
乾宁第十五代传人、乾宁集团董事长麻浩珍女士秉承“仁医良药,乾宁惠世,众生无疾,天下康宁”的祖训和“老中医,新生活”的宗旨,将这些价值不菲、极其珍贵的家传古籍中医药书籍贡献出来,联合浙江大学图书馆,将古籍整理、数字化、出版,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乾宁斋与浙大图书馆建设的“中医药古籍文献资源库及知识服务平台”项目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改革发展项目库。